教学及科研管理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撰稿人:办公室 时间:2022-04-18 11:30:59 浏览次数:

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特制定办法。

第一章  加强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以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龙头,构建学校质量标准体系。教务部门组织完善教育教学环节标准、专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标准。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完善教学条件保障标准等。

第二章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为了消除所有引起教学质量问题的因素,为达到教学质量标准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主要分为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监控。

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方面;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师课程的掌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等;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运用能力等。

对学生学习监督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学习态度表现在课堂学习的精神面貌,对待专题研讨、调研、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学习风气表现在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教师、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质量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报告、演讲)等的质量。

对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主要检查管理者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并提出指导意见;对管理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设施情况以及对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落实情况。

第三章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表现与教学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的评价。学校要构建全员、全面、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全员”是指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全员性,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兼职督导和社会第三方等。“全面”是指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师风师德等。“多样性”体现在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包括听课、教学检查、问卷调查、网上评教、师生座谈会、教学督导等。

评价时注重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进行。内部评价是学校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同行、二级教学单位领导、督导室等完成。外部评价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兼职督导、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友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的评价、社会第三方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通过用人单位走访和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政府及相关单位对学校的评价等外部评价,用第三方的数据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控。

第四章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学校“423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4个系统、2级组织、3支队伍和3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控制、评价、反馈保障。

4个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

2级组织:即学校、系(部、院)二级督导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校督导室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反馈保障;系(部、院)教学单位督导组负责本系(部、院)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与反馈指导。

3支队伍:系(部、院)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企业兼职督导员队伍。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和整理本班级教学质量信息,企业兼职督导隶属于各个系(部、院)管理,参与系(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

3级保障: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和专业负责人,保障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

第五章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反馈

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注重对反馈结果的运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督导员对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听课、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实习巡视监督等。其中听课重点听四类教学人员的课,即学期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较大的教师、近三年进校的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兼职督导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学生课堂听课、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实习巡视督导等方式进行。学生信息员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各个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报送的教学质量意见书、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对上述三支队伍反映的教学质量问题,学校督导室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三个反馈渠道,即通过每周的教学例会反馈一些面上较普遍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系(部、院)负责人或书记反馈系(部、院)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中发生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教师一对一反馈教师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

第六章  创新教学质量方式手段

充分利用信息化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发挥视频监控对整个教学场所的全覆盖。

建立以二级系(部、院)日常听课检查、全校每年两次教学检查相结合的教学检查评价制度,检查结果结合数据监测情况予以公布,有效保障教学运行顺畅。

不定期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评选“我最喜欢的教师”等活动,广泛收集师生的意见,对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对问题进行整改,并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

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反馈机制。每年度对各个专业的招生、就业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对招生与就业均达不到预期的专业,控制招生规模直至取消招生。

第七章  附  则

     本办法由教育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